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人们,并非都是由于科学上的疑虑(且不说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的是出于其信仰,认为人类不应该种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类今天种植的作物,没有一种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过的。这个改造过程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尝试种植粮食的时候。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有的植株有人们想要的性状(比如产量比较高、味道比较好),于是其种子被保留下来,继续种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选择“品质”最好的往下种,这样一代代地选择下去,就能得到“优良”品种。达尔文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人工选择”。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在新石器时代,“驯化”一种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时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发明了一种创造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把作物的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选育具有优良品性的品种。到了20世纪初,遗传学的创立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学家用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出了许多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是自然界原先没有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这是媒体上常见的说法。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国际权威机构都一致认定目前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2002年,非洲南部一些国家的政府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向联合国咨询,联合国在8月27日发表声明说:“根据来自各国的信息来源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的观点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做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因此这些食物可以吃。这些组织确认,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科学文献表明食用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在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答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了风险评估,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会有风险。而且,在它们被批准的国家的普通人群中,还没有发现食用这些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当前对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的指责和担忧,其实是在某些极端组织的有意误导之下,由于普通公众对生物学知识的缺乏,而出现的社会恐慌。围绕它的争论,并无多少的科学含量,很难再称得上是一场科学争论。
事实上,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往往要比同类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不用或少用农药,因而减少或消除农药对食品的污染,而大家都知道,农药残余过高一直是现在食品安全的大问题。抗病害转基因作物能抵抗病菌的感染,从而减少了食物中病菌毒素的含量。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当前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化学农药的使用,既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了用于生产、运输、喷洒农药所耗费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废料。2005年4月29日,《科学》杂志发表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指出,转基因抗虫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高出6%,农药施用量减少80%,节省了相当大的开支,同时还降低了农药对农民健康的不良影响。中国每年有大约五万农民因为使用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五百人死亡。
文章来自科学公园
(1)到无疫区引种,不要引进有病的种猪要到没有重大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场家引种,引种前要进行实地考察。首先到引种地区的兽医部门了解当地疫病情况,确保此地无重大疫病流行,方可进行引种。
在引种时,进场后首先要对猪场整体进行观察,查看一下种公猪、种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的整体情况。从整个猪场的环境卫生和猪舍内的卫生状况,就可以判断出这个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和猪只健康状况。
如果猪圈内猪粪干稀适中,无球粪(栗子状)和稀粪,表明猪只健康状况良好。同时,要详细了解猪场的防疫情况及防疫程序,还要查看一下圈舍内的种猪有无耳号,因为,在正规的养殖场家每头种猪都应该有耳号和详细的系谱。
在观察时,不仅对流行性病要引起重视,进行认真考察,而且也要对慢性病进行认真查看。例如猪喘气病,一旦引进患有喘气病的种猪,病菌很难根除,将给未来的猪场造成很大的损失。要重点查看一下15千克左右的生长育肥猪,因为这个阶段的生长育肥猪此病表现最为突出。如果发现猪舍内有不断的咳嗽声,就要引起重视并查明原因。(2)正确评估种猪质量,引进合格的种猪①考察猪场种公猪的纯度不仅要看种猪的系谱,还要认真查看种猪的外形。根据种猪的头、脸、嘴、耳、颈和身躯长短及四蹄粗细做出判断。看看是否符合纯种野猪的外貌特征,根据相似的程度就可以看出种猪的纯度来了。如果种猪本身和纯种野猪差异较大,就说明这个种猪野猪血统含量较低;如果种猪本身和纯种野猪差异较小,则说明这个种猪野猪血统含量较高。外形特征差异越小,说明含野猪血统越高。
在种公猪的选择上并非纯度越高越好。除非育种需要纯种野猪和野猪血统含量在82.5%以上的种猪。一般以含野猪血统75%~82.5%为宜。同时,还要查看种母猪的野猪血统含量。原则上是种公猪和种母猪野猪含量的总和除2,不小于62.5%,不高于75%为宜。
选用杜洛克母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毛色偏红棕色和黄褐色。如果杂交后代的杜洛克血统含量在62.5%以上,毛色则呈红棕色;含杜洛克血统在62.5%以下,毛色则为黄褐色。
图2-3野杜三代母猪(含野猪血统87.5%)
选用地方品种黑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毛色偏黑和棕灰色。如果杂交后代含地方品种黑猪血统在62.5%以上,毛色则呈黑色;含地方品种黑猪血统在62.5%以下,毛色则为棕灰色。
是选用地方品种黑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好,还是选用瘦肉型猪的杂交后代好?这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用途和市场定位来决定。如果需要侧重生长快,选杜洛克猪和野猪杂交的后代;如果生产需要侧重猪肉品质,选地方品种猪和野猪的杂交后代。
如果是在果园、林地放养,最好选用野猪和地方品种猪的杂交后代,这样的特种野猪能适应粗放管理,能够靠采食野生植物来喂养,饲养成本低,猪肉品质好,能增加经济效益。
②仔细观察母猪的产仔率和哺育率。到哺育舍里认真查看哺育母猪的现有状况。各窝母猪哺育仔猪的头数如果大都在8~10头,说明种母猪产仔率高,管理水平好,猪场无疫病流行;如果各窝母猪哺育仔猪大都在5~6头,甚至4~5头,就说明此场母猪产仔率不高,或者是本场管理不好,有疫病发生。要认真分析哺育期仔猪窝数过少的原因,然后决定在此引不引种。
③杜绝引进带有疫病的种猪。引种一定要到无疫病的场家引种,一定要买健康的种猪。如果引进了不健康的种猪,会给以后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有些疾病一旦有了病源很难根除。
不少场家在出售种猪时,都是专拣好的讲,专讲长处。引种时不要走马观花,简单看几圈就决定引种,从种猪舍到生长育肥舍,都要一一认真查看,从整体上判断该猪场种猪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然后做出正确判断,是否在此家引种,切不可草率做出决定,引到质量差或有病的种猪。
引种是更换和增加当地品种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引种和买种要注意克服盲目性,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有明确的引种目标,要考虑到所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要求。②要了解品种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判断是否适合本地栽培,并了解品种的外观品质、形状、大小、颜色、光泽等,是否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市场需要。③购买种子,还要特别注意鉴别是新种,还是陈种,并做好发芽率测定。④坚持经过试验的原则,避免盲目大调大运。应先引入少量种子,同当地主栽品种或准备更换的品种做对照,进行2~3个生育周期的品种适应性鉴定。经过对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多方面的评价,认为确实优良,才能大批引进。⑤引种之前必须经过植物检疫,防止引入本地区没有的病、虫、草等有害生物。⑥要注意引入该品种的栽培技术,以利于实现良种良法,达到引种成功的目的。否则,发挥不了该品种的增产潜力。⑦对国外引进的一些杂交种,只能当年使用,下一代就开始分离,优势下降,不能再使用。
答: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①引种首先考虑栽培目的,如加工蜜枣就要引种适宜加工蜜枣的品种。大、中城市郊区、县应适当发展鲜食品种,因此就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的优良鲜食品种。
②要看该品种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及抗病能力等条件,气候应注意极端温度的影响,特别要考虑枣树花期的日均温度是否适宜,充分考虑影响枣树生长和结果的各种因子。
③在综合上述因素后确定栽培品种,该品种应是新选育并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系。如确定引种壶瓶枣,可引种金昌1号,这样可使新建的枣园上一个档次。因为金昌1号是由壶瓶枣中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并通过省级审定,其综合性状远高于壶瓶枣。
④农业品种引进应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植物生长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品种在原产地的表现,被引种到新的地方不一定和原产地的表现一样,所以要先适量引种试验,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扩大栽培面积进行示范,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再大面积推广。盲目地大面积引种可能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很多盲目引种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应引以为戒。
把外地或国外的优良蜜蜂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试养成功后在生产上推广或作为育种素材,是养蜂生产上经常会遇到的工作。
为了有目的地引种,防止盲目引种,在引种前,要认真研究本地区进行蜜蜂引种的必要性,在确定需要引种后,应根据本地区养蜂生产的需要及气候、蜜源条件等选择引进的蜜蜂品种,要引入的品种应有优良的经济性能和育种价值,最好是已经经过有关单位的试验或已推广过的品种。如果引种是为了进行生产性杂交,首先要以自己蜂场当时饲养的品种做父本,选择一个做母本的品种作为引种对象。如果引进纯种或杂交种直接用于生产,就应该选择能适应于本地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蜂种或杂交组合。引种一般都是引进种蜂王(有时也引进蜂群),当种蜂王引进本场时,要利用幼蜂安全介绍法将蜂王介绍入蜂群,隔离试养一个阶段,经过考察确认无传染病虫害时,再同本场的其它蜂群打开群界,进行育王换种;除此之外,最简单的引种方法是直接引进卵虫培育蜂王或引进成熟王台,从而达到多快好省的换种目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