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zhī yī : 常用于说明文中,“之一”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之一的近义词: 之乎者也,之前,之后,之外,之死不渝,之死靡二,之死靡他,之死靡它。
之乎者也: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之”“乎”“者”“也”都是常用文言虚词。借指话语或文章半文半白;也用来形容文言文,还形容半文不白的文章。
之前:1.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一般多指时间。2.某个事情发生的前面。
之后: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
之外:1、指包含原有的基础上,另外的东西,例如:除此之外。2、之无法接触无法到达的距离、程度等。
之死不渝:之死不渝,成语,至死不变。 作谓语、定语,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之死靡二:之死靡二,成语,作谓语、定语;至死不变。
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意思为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至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直到死才能停止内心的动作,证明这个人很爱她,愿意等到她回心转意。
一个其貌不扬却才华横溢的可爱男人---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后世对苏轼的称谓很多,主要有:子瞻,和仲,东坡居士,文忠,苏仙,苏文忠,苏东坡,苏玉局。
王戎虽然身材短小,不注重仪表,但性格坦然,为人健谈,善于提出话题,并能抓住谈话的要领的人。
他也是一个善于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人。生活中我们应像王戎一样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盲从,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韩翃是唐代宗大历年间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们都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韩翃也不例外,他们都有一点华而不实的感觉。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山水,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寂寥清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虽处处写景,但又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情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是一篇声情并茂、极富诗情面意的山水佳作。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