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好坏辨别(人参好坏辨别带图)
1. 人参好坏辨别带图
人参是很珍贵的一味药材,市场上的人参种类很多,质量各异,学会一点鉴别知识是有必要的。 要想鉴别好人参,必须掌握好以下要点: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识别“六体”。
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 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 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体:系指毛根
2. 人参好坏鉴别方法
人参根据生长环境、年龄、质量优劣可分为不同种类与不同的等级。所以有贵有便宜的。
3. 如何分辨人参好坏
1、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色白而嫩脆者则不是野生人参。
2、芦:野生人参的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3、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野生人参。
4、纹: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野生人参。
5、顺:野生人参的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生人参
4. 如何鉴别人参好坏图解
差65%的重量
一般1斤鲜人参,晒干后得0.35斤干参。
生晒参虽然叫“生晒”参,但是现在工艺已经不用晒的了,而是烘干。现代有专用的烘干设备,可以随时观测温度湿度,可以掌控温度,排湿。
几斤鲜参出一斤生晒参,这个更是根据实际情况了。大的可以出的多些,小的出的就要少。
参龄的识别主要是看芦头上的芦碗。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冬天茎杆枯萎,在芦头上留下一个坑,第二年又发。对于园参来讲,芦头的识别相对准确。野山参因为年头多,芦碗相互叠压,芦头只能作为一个识别的标志。
生晒参的好坏不仅是个头大小,而且要看成色。所谓成色好,就是干燥适度,表皮完整,参须长些的好,参须上要有珍珠疙瘩。
5. 人参如何鉴别好坏
人参分高丽参和红蔘,看好蔘不是一言两语就能教会你的,简单说点你吧,好的人蔘芦头比较长一圈代表一年中间有菊花纹的比较好,花旗蔘以美国的比较好中国市场上卖的都是国产花旗参,但也分加拿大种和国产种,花旗参的味道一苦带甘吃完了嘴生津的那种感觉最好,好的蔘味道很纯。高丽参好的一般要5千一斤。花旗参也要一千一斤。
6. 怎么分辨人参好坏
鲜活刺海参:外观呈黑褐色、栗黑色或黄褐色,体形为圆筒状,背面略隆起,有 4~6行排列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体表无伤残、溃烂。闻有海鲜特有的鲜腥味,无异味。 分辨海参的好坏,主要是看体型是否完整端正,刺尖挺直,腹部下的参脚密集清晰。 活海参以及发好的海参不但怕高温而且还怕光,活海参从海里捞出来必须马上放到水里,或者马上把它弄死,否则过了两小时后,没等入口它即化了。 海参是一种软体海洋动物,全世界有1100余种,我国黄渤海区域有100多种,可以食用的有20种左右。我们通常用于滋补保健的品种为刺海参,主要来源于黄渤海和日本海。刺海参肉质肥厚、口感好,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滋补强身作用在我国历代医著中多有记载,可与人参媲美。资料显示,100克鲜刺海参含优质蛋白16.5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0.9克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100克干海参含蛋白质高达76.5克,脂肪仅有1.1克。刺海参中含有海参素、海参苷等刺参粘多糖及微量元素钒,被认为是体现其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
7. 人参怎么分辨好坏图片
微苦的好。
人参大都味甘微苦,并不能将苦作为判断人参好坏的依据。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有大补元气、补益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等功效,人参味苦是因为其含有大量人参皂苷,吃到嘴里以后,人参皂苷与口腔黏膜发生反应,所以口感是微微发苦的
8. 人参怎么辨认好与坏
当今纯正野山参只占有市场份额的1%,原因野山参生长于深山老林中,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能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赝品泛滥,让我们很难辨认真假。
鉴别野山参,必须掌握五个要点,即芦、纹、皮、体、须这“五形”,也有把“芦、艼(dǐng)、体、纹、须”称为“五形” ,下面我就来全面介绍一下辨别野山参真伪的要点。1、 芦 芦即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每年秋季地上部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其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也是鉴别参龄长短的主要标志,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分为好多种情况,并非人们常说的一个芦碗一年的说法,但一般说来,芦长、芦碗多而紧密,总是不错的。根据根茎形态,可将根茎分为下列几种。(1) 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2) 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3) 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段。(4) 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5) 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6) 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7) 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8) 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2、艼(dǐng) 不定根,即芦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芦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芦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3、体 山参主根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1) 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2) 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3) 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谓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4) 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5) 疙瘩参: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称之“疙瘩体”。4、 纹 在主体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条紧密连贯、排列有序、深陷细密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 也可称为“肩纹”。生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1) 螺旋纹:横纹仅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为“螺旋纹”,为纯山参基本特征。(2) 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山参,多显浮纹。(3) 断纹: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 5、须 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为“珍珠点”。6、皮 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1) 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2) 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3) 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4) 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野山参的质量以生长年久、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