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茵陈草(茵陈中草药图片)
内容提要【茵陈草药】热度:589
一、茵陈中草药图片
茵陈是一种中药,利肝,在济南叫白蒿。
茵陈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后干燥的地上部分。
茵陈药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胃、脾经。
茵陈主要成分是香豆素、黄酮、挥发油、苯丙素等。其中,香豆素、黄酮为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绵茵陈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0.50%;干燥的花茵陈中,滨蒿内酯的含量不得少于0.2%。
功效与作用: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茵陈还具有保护肝脏、利胆、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等作用。
茵陈可以治疗湿温暑湿、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
二、中药茵陈植物图片
茵陈:又名茵陈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一种蒿类植物,也有人叫它艾蒿。
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主治黄疸尿少,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采收,或者秋季采收。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
《本草拾遗》:“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
《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现代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等作用。
三、茵陈草的药效
白蒿原产欧洲。在俄罗斯、格鲁吉亚、法国、荷兰、匈牙利及加利福尼亚人工栽培,其中法国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是法国的著名香料之一。白蒿已被较普遍栽培。在我国分布于西北地区及蒙古,俄罗斯部分地区,生长于山地阳坡。
白蒿,又名茵陈草、蛇蒿草、龙蒿草、他力干 Tarragon 原产地:欧洲,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及《抗肿瘤中草药》著载,茵陈以果穗精油含量较多,主要成分有B一旅烯、茵陈炔酮、茵陈原色酮、茵陈烯酮等,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湿热、退黄疽作用。长期饮用,保肝利胆,有直接阻碍肝胆系统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
四、中草药大全茵陈
茵陈俗称白蒿、白蒿牙,既可以入药,又能当野菜吃,无毒无害。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五、茵陈中草药图片大全
茵陈是一种中药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利湿退黄药。
茵陈,为菊科艾属植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产于中国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等地,通常于春、秋二季采收,根据各地记载不同,可以称作茵陈蒿、白蒿、绵茵陈、花茵陈等。
茵陈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利湿退黄药,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证。
需要注意的是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扩展资料
白蒿一般指戟叶火绒草。戟叶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dedekensii)为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以及我国的西藏、湖南、甘肃、贵州、云南、陕西、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常生于干燥灌丛、亚高山的针叶林、干燥草地、高山和草地。
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4cm;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表,长4-8cm,宽3-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mm,宽1-2m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一分裂,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
白蒿为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6mm,具短梗,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地,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3-4层,外层、中层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内层膜质;花序托半球形,具白色托毛;雄花2(-3)层,20-30朵,花冠檐部具2-4裂齿,花柱线形,先端2叉;两性花多层,80-120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叉形,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花、果期6-10月。
六、茵陈草中药名字叫什么
茵陈草即中药茵陈,泡水饮用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但不适合所有人饮用,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脾、胃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基本功效。适用于湿热郁蒸之阳黄,或寒湿郁滞之阴黄,湿疮流水等。若治疗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可与栀子、大黄相伍;若治疗阴黄,可与附子、干姜等配伍。
茵陈草泡水的有效剂量有限,若想达到治疗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泡服茵陈草之前应先向咨询医生,不要盲目加大药量。
七、茵陈草图片
茵陈草的保存方法为:及时于通风处摊开晾干,晾干以后,密封储藏在阴凉干燥环境中,避免光照,避免生虫子。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 小,长1、5到2、5厘米,直0.1到0.2厘米除去表面白色绒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到3厘米,宽约l厘米,小裂片卵圆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中药名。味苦、辛,性微寒。为菊科艾属植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茵陈中医辨证下主治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
茵陈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在用药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指导用药,不要随意用药。
八、草药茵陈是什么样子的
茵陈不是麦地里的米米蒿草,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茵陈是中草药,长年生长在旱地的路边,地岩上,茵陈的根特别的发达,在初春时长出来的可以採挖,若过了清明就不能再挖了,它那时也没有多少药用价值了,而米米蒿是长在麦地里的野草,没有一点的药用,所以不一样。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长大后为蒿属的半灌木状草本植物,也叫做茵陈蒿,有浓郁的香味。茵陈春季发芽,可长成莲座状植株,可在春季幼苗期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收,味苦、辛,性微寒。
九、中草药茵陈的图片
茵陈是一种野生植物,可以作为药材晒干后入药。对治疗黄疸,皮肤瘙痒,湿气都有很好的功效。可以将茵陈和蜂蜜一同泡茶饮用,可以起到去湿气,戒毒退黄的效果。
扩展资料
蒌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及贵州等省区;蒙古、朝鲜及俄罗斯也有分布。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可葶立水中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
白蒿一般指戟叶火绒草,为菊科、火绒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四川、西藏东部、云南、贵州、湖南西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的针叶林、干燥灌丛、干燥草地和草地,常大片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