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ǔ Cǎo |
出处 | 《纲目》 |
来源 | 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 |
原形态 | 沉水、无茎草本,有匍枝。叶线形,绿色,薄而透明;长短因水的深浅而定,长的达2米,短的不及15厘米,宽约8毫米,先端钝或短尖,有小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极多数,佛焰苞卵形,长约6毫米,生于短柄上,3齿裂,花极小,约与佛焰苞等长,萼片3,无花瓣,雄蕊1~3;花开时由细长的花柄送出水面,使与雌花相会合,雌花单生,佛焰苞管状,通常长约12毫米,极狭,3齿裂,生于一旋卷、线状的长花柄上,浮于水面,受精后始旋卷,将子房拖入水中,以至成熟;花被与雄花相似,子房线形,柱头3枚。果线形,包藏于佛焰苞内,种子多数。花期秋季。 |
生境分部 | 生于池沼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化学成分 | 含菠菜甾醇、β-谷甾醇、廿(烷)醇。 |
性味 | 《本经逢原》:"苦,温,无毒。" |
功能主治 | ①《纲目》:"妇人白带煎汤服。又主好嗜干茶不已,面黄无力,为末,和炒脂麻不时干嚼之。" ②《本经逢原》:"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 |
各家论述 | 《本经逢原》:"苦草,香窜,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粱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Kǔ Cǎo |
别名 | 苞壳菊(《广州植物志》)。 |
出处 |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
来源 | 为菊科植物金腰箭的全草。全年可采。 |
原形态 |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1米,2歧分枝,秃净或被疏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小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无柄或近无柄,腋生或顶生,圆柱状,长约1厘米;总苞数枚,最外层叶状,内层干膜质鳞片状;缘花雌性,舌状,黄色;中间两性花管状,4齿裂。雌花的瘦果扁平,有2撕裂状的翅;两性花的瘦果圆柱形,有小疣,角顶有硬刺。花期春季。 |
生境分部 | 生于旷地、沟边。分布我国南部。 |
功能主治 | 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清热解暑,凉血散毒。治癍痧大热,感冒发热;外敷疮疡疔毒。" ②《广西药植志》:"治疮疥。"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拼音 | Kǔ Cǎo |
英文名 | Herb of Eelgrass, Herb of Spiral Wildcelery |
别名 | 带脚小草、小节草、扁草、韭菜草、面条草、水苗、带子扎、水鳖苦草 |
出处 | 出自《本草纲目》。 |
来源 | 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苦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lisneria natans(Lour.) Hara [Vallisneria spiralis auct. Non L.; Physkium natans Lour.] |
原形态 | 苦草,多年生沉水草本。葡匐枝纤细。叶基生;无柄;叶片长条形,随水深浅而长短不一,长可达2m,短不及15m,宽5-20mm,绿色或略带紫红色,质薄,半透明,全缘或有尖锐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佛焰苞长1.5-2cm,每 佛焰苞内含雄花200余朵或更多,开放时雄花从苞中脱出,浮于水面上,萼片3,大小不等,成舟形;雌花佛焰苞绿色或暗紫色,长1.5-2cm,梗纤细,长30-50cm,开花时伸出水面,受精后花序柄旋卷,将子房带入水中,萼片3,绿紫色,花瓣白色。果实圆柱形,长5-30cm。种子倒长卵形,有腺毛状凸起。花期8-9月。 |
生境分部 | 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溪流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脱植基叶绿素素(chlorophyllide)a,粉苞苣甾醇(chondrill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十(烷)醇(eicosan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
性味 | 味苦;性温 |
归经 | 归脾、肝经 |
功能主治 | 燥湿止带;行气活血。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0g。 |
各家论述 | 1.《本经逢原》:苦草,香窜,味苦伐胃,气窜伤脑,膏粱柔脆者服之,减食作泻,过服则晚年多患头风。昔人畏多产育,以苗子三钱,经行后,曲淋酒服,则不受妊,伤血之性可知。 2.《本草纲目》:妇人白带煎汤服。又主好嗜干茶不已,面黄无力,为末,和炒脂麻不时干嚼之。 3.《本经逢原》:理气中之血,产后煎服,能逐恶露。 |
摘录 | 《中华本草》 |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