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朝诗人王渔洋《檐曝杂记》的记载,当时人们发现人参时必须用一种帽子把它盖上再挖,否则它会跑。
现代东北地区参农的做法是,发现人参后用红头绳给系住以后再挖,否则它会跑。
根据宋朝以来的记载,当时人们认为枸杞在地下会变成精,会跑,会叫,而人参是人形的娃娃,也会跑,据说煮熟吃了可以成仙。
关于曼佗罗的根,也有这样的传说,但我认为是从国外传进来的。
所谓曼佗罗,就是《哈利波特》中翻译成曼德拉草根的那玩意,虽然翻译不对,但是,那传说基本准确,来源于印度与欧洲的最古神话传说。
只要一点《哈利波特》没有说,曼佗罗的生长,需要一个特殊条件,就是绞死的人,临死前会射出精液,而这精液落入土中,就会长出曼佗罗。
人参根是不能种植的,人参用的是种子育苗,移栽苗种植的
通常人参的根要比颈好得多。
桔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60厘米;根茎短,小叶柄长0.5~2.5厘米;伞形花序单生茎顶,具30~50花,花序梗长15~30厘米;花梗长0.8~1.5厘米;花淡黄绿色;萼具5小齿,无毛;花瓣5;花丝短;子房2室,花柱2,离生;果扁球形,鲜红色,径6~7毫米;种子肾形,乳白色。
人参地做畦各地都不一样,做畦有大小,有1.2米宽,也有1.5米宽的。没有再宽的了,宽大了影响以后作业管理。长度随意。
首先要把做畦用的地刨散,把草根、石头拣拾干净。再按需要的宽度合土。注意畦与畦之间要留出50厘米的作业道。把作业道上的土合到畦上,增加畦面土的厚度。这样畦面就做好了。
畦面做好后最少要走三遍扒,把畦面和畦里的石头、草根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使整个畦是纯土。
畦面要平,要高出地面最少20厘米。这样防止雨水浸淹。
作业道要铲到实层,这样防止杂草的生长。
野山参的存活比率是非常小的。通常来说,野山参播种依靠的是鸟兽,鸟兽吃了人参的花、果实之后,种子留在了鸟兽的体内;因为人参种子有一层比较坚硬的外壳,不易消化,所以会随鸟兽的粪便被排泄出来;鸟兽体内本身比较高的温度会对种子的生长起到催化作用;所以如果果实跌落的位置恰当,那么就会发出新牙,最终实现人参的繁衍。
但因为野山参生长在原始森林里,上有乔木,下有灌木、草木,植物种类很多,互相竞发,生长环境非常恶劣,所以生长十分缓慢,一支好参至少需要50年的生长期。
在此期间,时刻都可能受到外界的虫害、旱涝等影响,所以真正能存活下来的野山参非常稀少。
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人参之所以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主要在于人参中含有一种名为单体苷皂的物质。
这种物质和人参的生长年限关系非常紧密,人参的生长年限越长,其中含有的这种物质就越多,对人体就越有效。所以,人参以老为贵。 有经验的药工从人参的芦、?、体、须、珍珠点上就能判断出人参的年龄。人参的芦上长芦碗,通常一年长一个,芦碗密集程度越高,人参的年龄越长。
野山参的芦头大体上分为三段,而最底端的圆芦是野山参的典型特征,需要30年以上的生长期才能显示出形状,因此,有圆芦的参也是不错的。人参的?上通常是不会有环纹的,只有年龄特别长的人参,?上才会长纹,因此,?上如果长出环纹,可以判断人参的年限不短。人参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在其皮肤上当然会表现出来,因此,参体上的皮越老,色泽越暗,人参越老。
另外,参体上的铁线纹是野山参的特怔之一,它形状似铁线匝扎,又细又密又深,圈圈相对,互不相连,这种铁线纹越密越多,人参也就越老。
参须是人参用来吸收养分的,人参越老,参须越稀少,因此,老参的须简洁、清爽。人参在地下生长几十年,会有许多参须腐烂又生长出来,腐烂的参须会留下一个个伤疤,也就是珍珠点了,因此,珍珠点越多,人参也越老。
体形,以灵为优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俏人形者神,类鸡腿者力洪”,讲的就是人参的形体。方土福告诉记者,其实认为“类鸡腿者”好,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参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在这种条件下,植物的抗争性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生存的土质越差,抗争性就越明显。
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腐殖质比较少,地表下层是石块和硬黄土,主根难以下扎,只好左右横向分腿,成“人”字形。
这种人参生长特别缓慢,体内淀粉含量少,但药用成分积累多,价格昂贵。
东北人称其为“灵体”,是人参中的上品。
在土层厚的地方,人参生长顺利,主根笔直,生长速度快,有效成分也相对比较少,被称为“顺体”,质量稍次。
如果生长在最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人参体大、腿多、须厚,就只能叫做“苯体”了,是最次的品种。 山参的抗争还表现在人参的腿形上。
土质贫瘠的土地上,附近营养不够吸收,人参只能不断伸展须条,到更远处吸食营养。
为了支撑须长途跋涉,其腿形必须结实强悍,又粗又短又尖,像鸡腿一样。 品相,以整为贵 商品的完整性非常重要,人参也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参既影响疗效也破坏外观,因此选购人参时也必须关注人参的完整性。 人参在采挖、搬运过程中最容易折断的是须条和芦头,但两者的药用成分都非常的高,断缺了非常可惜。在品相定级时,完整的人参是A级别,但主须断了的只能是B级别,主腿断了的只能定C级别,芦头断了的级别最差,为D级,只能按原价的60%计价。 重量,以轻为好 “人参并不是越重越好,同样体积的人参反倒是越轻的越好。”“重量轻说明它的年限长,主根已经开始木质化、纤维化,干物质淀粉含量很少,相对来说药用成分量比较大;而重者,年份短,淀粉含量较多,故而比较重。购买重参其实就是花了冤枉钱在买淀粉。” 正常生长的野山参,增重速度非常缓慢,每年平均增长只有0.5克左右,遇到恶劣气候时,野山参在地下不出苗,消耗体内养分,重量甚至呈负增长。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有利于单体苷皂的积累,所以相对轻的人参反而价值高。 选人参不能迷信标签 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全国范围内有十几个人参检验单位,但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真正的人参专家只有区区十几个,而这些专家大部分都是学校的教授,不可能介入到日常的人参检验活动中去。所以,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参标签,消费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相信。 “要完全了解人参,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识真的野山参并做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好人参的检验关。但事实上,每年长白山产出的野山人参不到50千克,这些山参一旦被挖到,就会立即被分散到全国范围内,普通的鉴定人员很少有机会看到。所以,部分检验单位的检验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是值得商榷的,检验的合格率能达到什么水平就更难说了。” 据了解,为了全面了解野山人参,人参专家方土福每年都要到东北呆两三个月,睡土炕吃山菜,访问药工行家,10多年下来他已经成为南方最著名的专家之一。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敢说自己鉴定的货能100%合格,不敢有一点马虎。所以,他建议消费者,如果自己认识人参,专业市场上也能找到好货(那里人参的价格只有药店的10%,而且许多药店事实上也是从那里进货的,只不过送到检验部门走了一次罢了);如果实在是不识货,最好请信得过的行内人把关。 现在国家鼓励有人参检验能力的企业自己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人参检验标准,逐步放开这一鉴定市场。现在全国已经有北京同仁堂,上海神象参茸有限公司和杭州益元参号三家企业开始自主检验人参。 人参吃法有讲究 买了人参,吃法也很有讲究。人参的药性是平的,几乎适合所有人食用,但食用的方法有讲究。一方面,用量要适当;另一方面,要根据个人体质来配合其他药服用。 人参虽然性平,但如果一次吃得太多,突然大补也会导致上火,所以人参每次的用量是有限的:栽培人参应该保持在3?5克之间,野山参控制在1?2克,如果人身体很虚,那么还要减少用量。 人参单味用药效果往往对病危的人特别明显,但对普通人却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人参最好能配合其他药材服用。人体的症状中医上通常分为七种:血虚、气虚、阴虚、阳虚、阴阳虚、血瘀和痰湿。因此,消费者购买了人参之后最好还是请教一下中药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服用,才能事半功倍。 〔人参故事〕 人参有好多名字,普通人称人参为土精、地精、玉精……文人帝王称人参为仙草、神草……但放山(采参)的山里人却喊它“棒槌”,担心直呼其名吓跑了有灵气的人参。 放山有讲究。放山的人上山前要先拉帮,有了一帮人才行。放山的人数一般都是3人、7人、9人、11人……都是单数,这叫单去双回,把人参当人看待。另外,5人是不放山的,因为“5”和“无”近音。 抬参最重要。放山时发现人参不算能耐,能安然无恙地把人参抬出来,那才算本事。抬参钱,先打围子。在人参的5尺方圆之内,把所有小树砍倒,将蒿草割掉。但不能拔树根,免得伤参须。最后再用刀子慢慢破开土,把草根一根根挑出来,把每根参须从土中抖落出来,最后用铲子把人参整株抬出来。万一人参正好长在悬崖上,就只能用绳子把挖参人吊在半空抬参了,这可是在用命换参。 〔方土福〕 我国著名野山参专家。吉林人参商会特聘专家,也是吉林人参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现在杭州益元参号担当质量总监一职。方土福研究人参已经近20年了,著有《野山参经验鉴别》一书,而他所在的杭州益元参号也是1854年建店的杭州老字号。当年,益元参号开业之后,因专售人参闻名杭嘉湖地区,成为杭城参燕业的领头羊。2002年11月,益元参号在河坊街重新开张,主营人参,兼营名贵中药。
现在药房的人参,进货渠道还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真人参。药房的人参品质等级相差很大,价格贵的根就会大一些,其实网上也可以选择大根的,所以要说医院的人参比网上的根大是不确定的,要说同等大小的根相比,网上相对要便宜一些。钽是网上卖的人参有正品,也有低品质的,价格低的离谱的话就不可靠。建议可以在人参特产店或是去医院购买更放心。
乌拉草别称靰鞡草,为莎草科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森林地区沼泽或中国三江平原草甸沼泽中,而且在海拔3460米的高度仍可生长,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可以入药,具有除味祛味、通经活络、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与人参、貂皮并称为东北三宝。
乌拉草
乌拉草根状茎短,形成踏头,秆紧密丛生,高20~50厘米,宽1~1.5毫米,纤细,三形,坚硬,基部叶鞘无叶片,棕褐色,有光泽,微细裂或为纤维状。叶短于或近等长于秆,刚毛状,向内对折,质硬,边缘粗糙。苞片最下部的刚毛状,无鞘,上部的鳞片状。小穗2~3个,接近,顶生1个雄性,圆柱形,长1.5~2厘米。侧生小穗雌性,球形或卵形,长0.5~1.2厘米,宽约5毫米,花密生。
乌拉草
乌拉草雄花鳞片黑褐色或淡褐色,顶端钝。雌花鳞片卵状椭圆形,顶端钝,长约2.8~3.5毫米,深紫黑色或红褐色,背面中部色淡,具不明显的3条脉,边缘为狭的白色膜质。果囊等长或稍长于鳞片,卵形或椭圆形,扁三棱形,长2.5~3毫米,淡灰绿色,密被乳头状突起,具5~6条脉,基部稍呈圆形,具短柄,顶端急缩成柱状短喙,喙口全缘。小坚果紧包于果囊中,倒卵状椭圆形,扁三棱形,褐色,长1.5~2毫米,具短柄,顶端圆形,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3个。花果期6~7月。
乌拉草
乌拉草其叶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可以做为草鞋、草褥、人造棉、纤维板、草编工艺品、造纸等的良好材料,还可以取暖,可以用来填充在靰鞡鞋中,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中国东北山区的老百姓十分喜爱它。表面看乌拉草样子很普通,茎叶细长,绿色,一簇簇丛生,花穗绿褐色。但是,数百年来,这种普通的小草,与长白山区的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每到秋季,人们便到山上去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天时絮到鞋里,避免脚生出冻疮。
乌拉草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一般的棉鞋难以御寒。旧时关东人用皮革缝制、内絮捶软的乌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贫民心爱的“草履”。乌拉又写作“靰鞡”、“兀剌”,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将原植物茎叶锤打后放入毡靴中,透气防潮,能御寒,昔称“关东三宝”之一。乌拉草在使用之前,还要用木棒捶打,打柔软以后不伤脚。东北地区野生的草,形状类似乌拉草的很多,但惟有乌拉草的保暖性能最好。
植物提取物百科 全球最大的植物提取物中文网 stephenture@qq.com
Copyright © 2020-2024 zwwiki.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