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采茶油淋谱写下乐/采茶曲曲谱
1. 采茶曲曲谱
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山村流行,采茶曲谱和战鼓是美山林氏十七世祖由广东传入的。舞蹈表现了采茶时节的劳动场景:由茶婆领头,村姑们尾随着武生、男丑在采茶锣鼓的乐声中,来到茶园中采春茶的情况。2005年11月,龙岩采茶灯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12月03日,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采茶曲独唱
原唱:李玲玉
歌词: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插得秧来匀又快啊,采得茶来满山香。你追我赶不怕累,敢与老天争春光,啊争呀么争春光。
3. 采茶曲谱子
一、龙岩采茶灯主要演奏乐器有:鼓、钹、唢呐、笛等。
二、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采茶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山村流行,采茶曲谱和战鼓是美山林氏十七世祖由广东传入的。舞蹈表现了采茶时节的劳动场景:由茶婆领头,村姑们尾随着武生、男丑在采茶锣鼓的乐声中,来到茶园中采春茶的情况。
4. 采茶词曲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像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 就像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曲牌种类
编辑
黄钟宫
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 刮地风 刮地风犯 四门子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亦入南吕
神仗儿后 神仗儿犯节节高又名接接高 节节高犯 者刺古 柳叶儿亦入双调 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
塞儿令 六么令 九条龙 兴隆引又名兴龙引 侍香金童 降黄龙衮 文如锦 女冠子 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又名抛球乐 昼夜乐 人月圆 红纳袄又名红锦袍 贺圣朝 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 尾声即正宫·随煞尾 随尾 随煞亦入仙吕,即双调·本调煞 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 神仗儿煞亦入南吕
正 宫
端正好 滚绣球亦入中吕 叨叨令 倘秀才亦入中吕 白鹤子亦入中吕 塞鸿秋亦入仙吕、中吕 脱布衫亦入中吕 小梁州亦入中吕、双调 醉太平亦入仙吕、中吕 呆骨朵又名灵寿杖、灵寿歌,亦入中吕 货郎儿亦入仙吕 转调货郎儿亦入中吕、南吕 九转货郎儿 伴读书又名村里秀才,亦入中吕 笑和尚又名笑歌赏 芙蓉花 双鸳鸯亦入中吕 蛮姑儿亦入中吕 穷河西亦入中吕 黄梅雨即中吕·普天乐 菩萨蛮亦入中吕 月照庭 六么遍又名柳梢青,亦入中吕 黑漆弩又名学士吟、鹦鹉曲 甘草子 汉东山 金殿喜重重亦入仙吕 怕春归亦入仙吕 春归犯 番马舞西风 普天乐亦入中吕 锦庭芳 三转小梁州亦入中吕 尾声本在中吕 收尾 煞尾本在中吕 随煞尾即黄钟、南吕·随尾 黄钟尾调本黄钟 啄木儿煞调本中吕
仙吕宫
端正好 赏花时亦入商调 点绛唇 混江龙 油葫芦 天下乐 摊破天下乐 村里迓鼓 元和令 上马娇 游四门 胜葫芦上五体亦入双调 后庭花亦入中吕、商调 河西后庭花亦入商调 柳叶儿亦入商调 寄生草亦入双调 青歌儿亦入商调、双调 哪吒令 鹊踏枝 六么序亦入中吕 醉扶归亦入越调、双调 金盏儿又名碎金盏 低过金盏儿 高过金盏儿 醉中天亦入越调、双调 雁儿又名醉雁儿 一半儿 忆王孙 玉花秋 四季花亦入商调 穿窗月 八声甘州 大安乐 双燕子即商调·双雁儿 翠裙腰 六么遍亦入中吕 上京马又名尚京马 绿窗愁又名绿纱窗 瑞鹤仙 忆帝京 袄神急又名袄神儿 六么令亦入越调 锦橙梅 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 柳外楼 太常引 尾声 随煞调本黄钟 赚煞 赚尾 赚煞尾 上马娇煞 后庭花煞
南吕宫
一枝花又名占春魁 梁州第七 隔尾亦入黄钟、中吕 牧羊关亦入高平 骂玉郎又名瑶华令 感皇恩 采茶歌又名楚江秋 玄鹤鸣又名哭皇天 乌夜啼 贺新郎 草池春又名斗虾蟆、絮虾蟆 红芍药 菩萨梁州 四块玉 梧桐树亦入双调 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 鹌鹑儿 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 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 楚天秋 虾蟆序 摊破采茶歌 醉乡春 煞 尾声 收尾 煞尾调本正宫 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 随煞 黄钟尾调本黄钟 隔尾随煞 隔尾黄钟煞 神仗儿煞调本黄钟
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
粉蝶儿 醉春风*亦入双调 迎仙客* 石榴花* 古调石榴花 斗鹌鹑* 上小楼* 快活三 朝天子*又名谒金门 朝天子犯 四边静*亦入双调满庭芳 贺圣朝 叫声 红绣鞋*又名朱履曲 鲍老儿* 古鲍老* 鲍老三台衮又名鲍老衮 红芍药 剔银灯* 蔓菁菜* 普天乐即正宫·黄梅雨 柳青娘* 道和*又名道和 醉高歌*又名最高楼 十二月* 尧民歌* 喜春来*又名阳春曲 摊破喜春来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马 卖花声又名升平乐,亦入双调 酥枣儿 齐天乐* 红衫儿* 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亦入黄钟 四换头*亦入仙吕 乔捉蛇 鹘打兔 鸳鸯儿 货郎儿犯 尾声*亦入南吕、般涉、越调 煞尾调本正宫 卖花声煞亦入双调 啄木儿煞又名净瓶儿煞
道 宫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 解红 赚 尾
5. 采茶曲谱歌词
中国民间音乐可以分为如下六个类别:
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子人民群众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2、歌舞音乐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汉族地区普遍淬的有龙舞、狮舞、秧歌、花灯、花鼓、打莲厢、跑旱船、车灯、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样,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尔多斯舞,朝鲜族有农乐舞、维吾尔族有乃赛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谐、弦子、堆谐、囊玛,瑶族有长鼓舞,苗族有芦笙舞,侗族结合;曲调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为朴直,棱角鲜明;节拍规整,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动作性;结构更为匀称,多对称曲式等。
3、说唱音乐说唱艺术又称曲艺,是说(白)、唱(腔)、表(作)古位一体的艺术。说唱音乐大致有: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乐器简便,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等特点。
4、戏曲音乐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以其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和节奏功能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剧气氛,统一协调舞台节奏。
5、民族器乐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按其演奏形式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即:(1)独奏音乐,包括管乐器独奏、拉弦乐器独奏、弹弦乐器独奏、打击乐器独奏和其他乐器独奏;(2)合奏音乐,包括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国民族器乐具有与声乐紧相关联、与习俗密切结合、注重旋律的横向发挥和乐器之间的音色组合等特点。
6、综合性乐种兼具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四种类型于一身的综合性乐种。扩展资料:民间音乐(Folkmusic),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民间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融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
6. 采茶歌简谱视唱
原唱:方嘉仪 陈宝茵。
作词:陈左奋。
作曲:李桂合。
歌词:
仪:这里的山啊坡连坡,
清清的泉水坡下过。
茵:采茶姑娘笑呵呵,
还有一群快乐的帅小伙。
仪:绿油油的茶树满山坡,
幸福的歌儿飞出心窝。
茵:大山的情怀多宽阔,
美丽乡村故事就是多。
仪:一杯杯香茶敬宾客,
请听一曲敬茶歌。
茵:茶杯中盛满情和爱,
祝你吉祥,祝你快乐。
仪:这里的山啊坡连坡,
清清的泉水坡下过。
茵:采茶姑娘笑呵呵,
还有一群快乐的帅小伙。
仪:绿油油的茶树满山坡,
幸福的歌儿飞出心窝。
茵:大山的情怀多宽阔,
美丽乡村故事就是多。
合:一杯杯香茶敬宾客,
请听一曲敬茶歌,
茶杯中盛满情和爱,
祝你吉祥,祝你快乐。
一杯杯香茶敬宾客,
请听一曲敬茶歌,
茶杯中盛满情和爱,
祝你吉祥,祝你快乐。
茶杯中盛满情和爱,
祝你吉祥,祝你快乐。
祝你吉祥,祝你快乐。
7. 采茶曲简谱教唱
黄梅戏和越剧的区别:
越剧用的是古国越过一代的用语,也就是浙江一带的语言。而黄梅戏则用的是安徽的语言。越剧委婉缠绵,而黄梅戏清爽易懂。相比之下,黄梅戏要比越剧更让人接受。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越剧是以吴地方言为主,黄梅戏是一普通话为主,其中有个别字有安徽的地方特色,旋律的话讲师很难讲的你找比较有名的段子来听,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8. 采茶曲简谱管乐简谱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学习音乐主要围绕这些类型进行学习。在大学,可以选择的专业有:音乐学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声乐、器乐)、音乐教育专业、艺术管理专业、音乐治疗专业等。
1、按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声乐、器乐两大类型。
(1)声乐作品根据其风格、形式的不同又分为说唱音乐、歌曲、戏曲音乐、歌剧等不同体裁。说唱音乐是指曲艺音乐包括大鼓、单弦、评弹、清音、琴书、数来宝、道情、二人转、渔鼓等;歌曲是一种小型的音乐体裁,包括艺术歌曲、民歌、儿童歌曲、通俗歌曲等;戏曲音乐是指豫剧、京剧、花鼓戏、越剧、黄梅戏、采茶戏、汉剧、评剧,以及其它的地方戏的音乐;歌剧音乐也是一种戏曲音乐,是作曲家使用民族音调和富有时代色彩的音乐语言创作的戏剧音乐。
(2)器乐作品可分成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独奏曲的范围很广,几乎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的独奏曲,如中国的琵琶、二胡、笛、板胡、唢呐、扬琴、笙、箫、葫芦丝、筝、柳琴、古琴、木琴等,西洋乐器中的小提琴、钢琴、吉他、电子琴等;重奏曲在中国民间不多见,在欧洲,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等有很多优秀作品;合奏曲是指多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作品,合奏曲中,各个乐器按一定的和声规律相互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和特长。
2、按旋律风格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
(1)古典音乐是音乐的一种类型,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
(2)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3)民族音乐在广义上是指浪漫浪漫主义中后期兴起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或是宣扬民族主义的乐派,狭义地讲,是指中国民族音乐。
9. 采茶歌简谱教唱视频
采茶舞曲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
“曲”,普通话读音为qū、qǔ,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曲”的基本含义为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如曲艺、曲话;引申含义为歌的乐调,如曲调、曲谱。
在日常使用中,“曲”也常做名词,表示弯转,与“直”相对,如弯曲。
10. 采茶曲曲谱广场舞
葫芦丝考级曲目有不同的版本,大同小异。下面给你展示其中的一个版本吧。
第一级
1、打水姑娘 …………………………………………………字向清编曲
2、苗家姑娘过山来 …………………………………………王绍禄曲
3、阿瓦人民唱新歌 …………………………………………杨正仁曲
4、映山红 ……………………………………………………傅庚辰曲
5、是你给我的爱 ……………………………………………徐沛东曲
6、花孔雀 ……………………………………………………何维青曲
7、我们村里的青年人 ………………………………………张椂昌曲
8、摇篮曲 ……………………………………………………东北民歌
9、妈妈的吻 …………………………………………………谷建芬曲
10、军港之夜…………………………………………………刘诗召曲
11、高山青……………………………………………………台湾民歌
12、友谊地久天长……………………………………………苏格兰民歌
13、月牙五更…………………………………………………东北民歌
14、桔梗谣……………………………………………………朝鲜族民歌
15、岸畔上开花………………………………………………陕北民歌
16、孟姜女……………………………………………………民间乐曲
第二级
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杨 菲曲
2、金风吹来的时候 …………………………………………马俊英曲
3、侗乡之春 …………………………………………………杨 明曲
4、会唱歌的金葫芦 …………………………………………杨建生曲
5、少年壮志不言愁 …………………………………………雷 蕾曲
6、远方飞来的金孔雀 ………………………………………何维青曲
7、婚誓 ………………………………………………………雷振邦曲
8、康定情歌 …………………………………………………四川民歌、何源编曲
9、阿里里 ……………………………………………………彝族民歌
10、金扁担……………………………………………………廖地灵曲
11、星星索……………………………………………………印尼民歌
12、竹情………………………………………………………何维青曲
13、弯弯的月亮………………………………………………李海鹰曲
14、赶摆姑娘…………………………………………………赵越光、吕浩峰曲
第三级
1、月光下的凤尾竹 …………………………………………施光南曲
2、山寨情歌 …………………………………………………范 睿曲
3、梅花三弄 …………………………………………………古 曲
4、山寨之夜 …………………………………………………陈立新曲
5、阿瓦人民唱新歌 …………………………………………杨正仁、王铁锤编曲
6、心中的孔雀…………………………………………………赵越光 、赵寒冰曲
7、婚誓 ………………………………………………………雷振邦曲 朱润福改编
8、快乐的小孔雀 ……………………………………………字向清曲
9、彝族酒歌 …………………………………………………彝族民歌
10、达斡尔欢歌………………………………………………达斡尔族民歌 王锐编曲
11、好花红……………………………………………………布依族民歌 王铁锤编曲
12、采蘑菇的小姑娘…………………………………………谷建芬曲
13、节日的边寨………………………………………………赵越光、吕浩峰曲
第四级
1、湖边的孔雀 ………………………………………………杨正玺曲
2、版纳之夜 …………………………………………………曹鹏举曲
3、幸福日子 …………………………………………………张汉举曲
4、晚霞 ………………………………………………………龚全国曲
5、追鱼 ………………………………………………………字向清编曲
6、采茶 ………………………………………………………陈磊编曲
7、月夜 ………………………………………………………孔建华曲
8、月夜情思 …………………………………………………王铁锤编曲
9、版纳情 ……………………………………………………赵越光、吕浩峰曲
10、阿里山的姑娘……………………………………………刘凤山编曲
11、傣家恋曲…………………………………………………王祖安曲
12、月夜………………………………………………………龚启森曲
13、美丽的金孔雀……………………………………………杨建生曲
14、赶摆归来…………………………………………………李贵中曲
15、美丽的西双版纳…………………………………………王铁锤编曲
16、鹤乡人……………………………………………………耿平堂曲
17、凉山情歌…………………………………………………彝族民歌 易加义曲
18、伐木变奏曲………………………………………………韩学周曲
19、塞北新曲…………………………………………………刘瑞琪编曲
第五级
1、竹楼情歌 …………………………………………………李海鹰曲
2、多情的巴乌 ………………………………………………张汉举曲
3、渔村晚霞 …………………………………………………蒋国基、杨敏曲
4、龙潭情 ……………………………………………………阎瑞麒曲
5、版纳春光 …………………………………………………陈宝亭、陈硕曲
6、节日的德昂山 ……………………………………………龚家铭曲
7、瑞丽美 ……………………………………………………卫明儒曲
8、赶摆路上 …………………………………………………李文星曲
9、傣家情 ……………………………………………………王 朔曲
10、瑶族山歌…………………………………………………王铁锤改编
11、洱海晚风…………………………………………………吕浩峰、赵越光曲
12、芦笙恋歌…………………………………………………雷振邦曲 佟富功改编
13、愉快地劳动………………………………………………严铁明曲
14、暮归………………………………………………………王铁锤编曲
19、欢乐的金孔雀……………………………………………王铁锤编曲
20、竹林春晓…………………………………………………王锐编曲
21、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刘凤山编曲
22、美丽的秧箩………………………………………………王厚臣曲
23、红土诗话…………………………………………………王厚臣曲
24、梦中的小竹楼……………………………………………李 鹏曲
第六级
1、勐养江畔 …………………………………………………哏德全曲
2、火把节之夜 ………………………………………………杨伟曲 金荣改编
3、信天游 ……………………………………………………高明编曲
4、山茶花开 …………………………………………………王铁锤曲
5、草原风情 …………………………………………………牛宏模曲
6、迎春 ………………………………………………………何维青曲
7、高山族舞曲 ………………………………………………苏 椿曲
8、金孔雀与凤尾竹 …………………………………………赵家寅曲
9、芦萧情 ……………………………………………………陈 勇曲
10、傣乡晨曲…………………………………………………周秀珠、尚泽三曲
11、春恋………………………………………………………商清秀曲
12、傣寨情歌…………………………………………………王次恒曲
13、哈尼欢歌…………………………………………………李文星曲
14、蒙山新貌…………………………………………………尚云禄、郭亨基曲
19、美丽的金孔雀……………………………………………刘 强曲
20、洱海渔歌…………………………………………………王铁锤编曲
21、彝族欢歌…………………………………………………杨兆华曲
23、侗乡之夜…………………………………………………杨 明曲
24、彝家欢歌…………………………………………………严铁明曲
第七级
1、傣乡情歌 …………………………………………………王亚军曲
2、雀姑娘 ……………………………………………………岩 宰曲
3、彝乡小调 …………………………………………………赵兴全编曲
4、同心结 ……………………………………………………伊永仁曲
5、烟盒舞 ……………………………………………………王铁锤编曲
6、抒怀 ………………………………………………………范 睿曲
7、远山的呼唤 …………………………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编曲
8、水之韵 ……………………………………………………谭学金曲
9、幽静的夜晚 …………………………哈尼族民间乐曲 王铁锤改编
10、沂蒙风情…………………………………………………刘凤山编曲
11、采山果……………………………………………………陈硕编曲
1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 刘凤山编曲
13、祭海………………………………………………………朱润福曲
14、太行欢歌…………………………………………………刘瑞琪编曲
15、思念………………………………………………………戴金声、朱晓谷曲
16、牧歌………………………………………………………李 镇曲
17、竹林抒情…………………………………………………王次恒曲
18、情深谊长…………………………臧东升曲 宁保生、卞昌荣编曲
19、节…………………………………………………………陆春龄曲
20、景颇山上…………………………………………………严铁明曲
21、哈尼情歌…………………………………………………陈鲸铼曲
22、草原情思…………………………………………………龙振水编曲
第八级
1、小卜少 ……………………………………………………杨一丹曲
2、情歌恋舞 …………………………………………………刘群强曲
3、渔歌 ………………………………………………………严铁明曲
4、金色的牧场 ………………………………………………王铁锤编曲
5、康定情歌 …………………………………………………范睿编曲
6、苗岭欢歌 …………………………………………………王铁锤编曲
7、云岭 ………………………………………………………朱润福曲
8、版纳风光 …………………………………………………王铁锤编曲
9、赶摆 ………………………………………………………尹懋全、哏德全曲
10、傣寨情歌…………………………………………………张祖豫、董锦汉曲
11、婚恋………………………………………………………雷振邦曲 王厚臣编曲
12、山寨情思…………………………………………………相隋柱曲
13、竹林深处…………………………………………………杨正玺、龚全国曲
14、拉祜情……………………………………………………谭学金曲
15、欢乐的巴乌………………………………………………郭亨基、张祖豫曲
16、梦回………………………………………………………谭学金曲
17、节日………………………………………………………相隋柱曲
18、欢乐的嘎光………………………………………………杨正仁、王震曲
19、春到草原…………………………………………………严铁明曲
第九级
1、湖上春光 ……………………………杨碧海、毕光贤、于天佑曲
2、苗雨花香 …………………………………………………王厚臣、马宝玲曲
3、边寨春早 …………………………………………………曲广义、辛力曲
4、山寨情 ……………………………………………………李贵中改编
5、赫哲新歌 …………………………………………………严铁明、刘锡津曲
6、情满日月潭 ………………………………………………覃钊邦、严铁明曲
7、金色的孔雀 ………………………………………………于天佑、胡运籍曲
8、傣乡小夜曲 ………………………………………………李贵中曲
9、欢乐的泼水节 ……………………………………………周成龙、张祖豫曲
10、茶歌………………………………………………………王厚臣曲
11、秋枫………………………………………………………陈宝亭、陈硕曲
第十级
1、古歌(傣族民歌)………………………………………哏德全编曲
2、雪莲花开…………………………………………………李春华曲
3、灞柳情……………………………………………………王厚臣曲
4、佤寨欢歌…………………………………………………于天佑曲
5、枫叶恋……………………………………………………赵洪啸曲